宏观点评:常态化核酸走向非常态? 东吴证券 2022-06-26 附下载
发布机构:东吴证券发布时间:2022-06-26大小:636.55 KB页数:共6页上传日期:2022-06-27语言:中文简体

宏观点评:常态化核酸走向非常态?东吴证券2022-06-26.pdf

摘要:6月随着全国多地暂停或取消核酸查验,尤其是合肥成为第一个暂停常态化核酸的省会城市,5月以来常态化核酸检测在全国的推广似乎已迎来拐点。这是否意味着常态化核酸检测将就此退出历史舞台?通过梳理各地暂停或取消核酸检测的政策,我们确实看了全国疫情防控的一种新趋势,即常态化核酸检测不再是必选项,而是保留项,从而赋予地方在疫情防控上更多相机决策的空间,相应的防疫成本也有望显著降低。但现阶段就断言常态化核酸将退出仍为时尚早。如图1所示,6月以来从全国GDP和人口的占比看,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城市均不足4%,而实施常态化检测城市的占比仍接近半壁江山。因此,多地防疫政策的放松仍然是降低常态化核酸的检测频次。而随着6月9日国家卫健委提出“将受检的人员按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开展核酸检测”。我们认为全国的疫情防控有可能演化为这样一种情景,即常态化核酸将逐步从适用于千万人口大城市和中高风险地区,到最终仅适用于后者。我们认为这种常态化核酸的逐步淡出有如下几点原因:一是常态化核酸的规模效应已经显现,自5月下旬以来,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已经持续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比例。全国涉及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地级市)数量已经自4月高峰的58个大幅下降,5月25日以来一直稳定在5个左右,涉及的GDP占全国比例(按2021年口径计算)由34.2%下降至7.5%左右,影响的常住人口约为5200万(图2-3)。二是中老年人的接种率大幅提高。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接种率在2022年3至6月间快速提升,加强针接种率从3月的不足55%提升10%至65%(图4)。加强针对于中老年人口覆盖率的提升为放宽常态化核酸政策提供了条件,甚至得以暂停或取消区域内的常态化核酸检测。三是在无病例城市,常态化核酸确实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非必要成本。公共场所和乘坐交通工具对于核酸阴性证明的要求对出行构成限制,各地经济的全面复苏存在挑战。数据显示即使是疫情控制较好的城市,经济也仍在蒙受损失:无规模化疫情的安徽、江西等省份,2022年6月整车货运量指数尚未恢复至去年(2021年)同期水平,无规模化疫情的南京、西安等城市,6月地铁客运量也仅处于去年同期90%的水平(图5-6);娱乐餐饮方面,城市数据团的数据显示,疫情控制较好的深圳,6月娱乐餐饮指数也仅修复至去年同期近80%的水平,太原、武汉、无锡等疫情控制得不错的城市,与去年同期仍有20-30%的差距。核酸检测淡化常态化,地方财政的核酸负担可能下降超过5成。我们在之前的报告《稳增长,财政还需多少“弹药”?》中测算过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常态化核酸检测,保守估计一个月的费用约为340亿元,如果考虑疫情和防控对于经济和税收的负面影响,地方财政的压力不小,而调整防疫措施无疑是缓解压力的重要途径。从近期的变化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常态化核酸的淡化主要通过缩小实施范围和降低检测频率两种方式推进。如果常态化核酸检测仅适用于千万人口大城市和中高风险地区,其中中高风险地区平均48小时一次核酸,其他低风险的大型城市7天检测一次,则相关核酸检测费用能降至126亿元/月(图7),较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情景下降63%。而对于其他地区来说,疫情爆发后再进行集中防控可能是更合适的方式。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市场预期,政策对冲经济下行力度不及市场预期,测算基于我们对政策和疫情发展情况的假设,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偏离。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2.如发布机构认为违背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对相关资料予以删除。
3.资源付费,仅为我们搜集整理和运营维护费用,感谢您的支持!

合集服务:
单个细分行业的合集获取请联系行研君:hanyanjun830

关于上传者

文档

81

粉丝

0

关注

0
相关内容
加入星球
开通VIP,可免费下载 立即开通
开通VIP
联系客服 扫一扫

扫一扫
联系在线客服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在线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