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4月金融数据:供给约束还是需求冲击? 国投证券 2024-05-13(7页) 附下载
发布时间:2024-05-13大小:811.96 KB页数:共7页上传日期:2024-05-14语言:中文简体

银行:4月金融数据:供给约束还是需求冲击?国投证券2024-05-13.pdf

摘要:事件:人民银行披露4月金融数据,4月新增信贷7300亿元,同比增加112亿元;新增社融-2000亿元,同比多减1.43万亿元,我们点评如下:信用供给明显收缩与融资需求不振,对4月金融数据产生较大的扰动。毫无疑问,4月金融数据“最吸引眼球”的是单月新增社融自2005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拖累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今年以来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明显偏慢,今年1月-4月,政府债券净新增1.26万亿元,同比减少1.02万亿元,其中4月政府债券净减少1000亿元,同比多减5492亿元,占4月社融减少规模的38.4%,政府债券供给下降对社融形成拖累,一方面,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的1万亿元资金,去年12月分两批向地方调度库款5000亿元,今年1-2月又分三批向地方调度库款5000亿元,这些资金大部分于今年使用,所以站在监管的视角,今年年初加快发行政府债券的急迫性降低。另一方面,为扩充项目储备,今年以来,财政部调整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新领域的项目筛选、评审工作需要一定时间。展望未来,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将逐步发行,信用供给将增加,预计对社融形成支撑。二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明显下滑。今年4月,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4486亿元,同比多减3141亿元,占4月社融减少规模的22%,主要是因为监管层治理资金沉淀空转,导致企业开票意愿下降;同时,银行用票据填充信贷规模,导致企业贴现行为增加,未贴现票据规模明显减少。三是企业债券净融资受城投需求下行拖累。今年4月,新增企业债券净融资500亿元,同比减少2461亿元,占4月社融减少规模的17%,预计主要受城投化债的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受限所致。总体来看,政府债券、未贴现票据、企业债券规模减少,占据4月新增社融规模减少的78%左右,而上述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前信用供给受限、叠加融资需求不振的拖累。从“量价”变化,观察当前信贷供给与需求均在收缩。剔除非银与票据贴现后的人民币信贷,4月新增规模为-3688亿元,同比多减7462亿元,环比也明显减少。①企业部门,今年4月新增一般性对公贷款为0,同比减少5570亿元,环比同样明显下降,但4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6%,环比3月基本持平,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对公信贷定价基本平稳,从信贷供需来看,4月对公信贷的供给在收缩、需求也在收缩,最终驱动合意贷款规模减少、合意贷款利率保持稳定。需求收缩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4月是传统的对公信贷淡季,而供给收缩可能主要受治理资金空转套利的监管政策影响。②居民部门。4月居民新增信贷延续2月以来同比减少的趋势,体现当前微观个人主体加杠杆意愿还是偏弱,特别是住房按揭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增长乏力。4月金融数据会改变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么?4月创记录的社融单月“负增长”引发市场诸多讨论,但从市场的直观感受来看,2022年-2023年,新增社融、新增信贷持续同比多增,投资者并没有在股票市场定价“经济复苏”,微观个体的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偏大是客观现实,股票市场也因此波动加大。现如今,在监管层纠偏低效或者无效的融资需求时,导致4月金融数据更加客观反映宏观经济的现实状况,股票市场对此的定价可能并不会太明显,短期情绪层面的冲击要远大于实质性影响。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核心焦点仍在于房地产市场,外需的变化、财政支出力度与房地产相关变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要更大,并且在4月金融数据相对偏低的情况下,信贷价格相对平稳,单月信贷社融数据的波动并不会显著改变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对银行股而言,定价逻辑是否发生变化?年初以来,银行股定价的逻辑是两条主线,一是业绩稳健或者业绩有改善的个股;二是有分红优势的高股息个股。近期偶有交易经济复苏的逻辑,但相关个股的超额收益并未显著走强。我们倾向认为,4月金融数据并不会显著改变市场参与者对经济的预期,对银行股而言,核心逻辑没有发生显著变化,4月金融数据对银行板块的影响更多是结构性的,并不会改变银行板块的方向。银行基本面维度尚在寻底,整体来看,今年一季度银行业景气周期延续下行趋势,目前尚未有明显改善,并且今年一季度,各项业绩指标均转为负增长,基本面尚在寻底,从业绩表现来看,区域性银行略超预期,城商行>农商行>股份行>国有行。①规模仍维持高增长,但增速边际放缓,对公信贷需求尚可,零售信贷需求修复明显偏慢,房地产与信用卡业务是主要拖累项;②2024Q1净息差环比降幅好于市场预期,但未来5年期LPR下行的影响逐步体现、叠加市场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净息差仍将承压,同比降幅较大对净利息收入形成拖累;③中收较为低迷,财富管理降费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其他非息增长较快是亮点;④资产质量压力可控,其中对公信贷信用风险持续改善、零售信贷风险在上升趋势中。但考虑到零售信贷风险暴露快、核销处置也更快、零售信贷占银行总贷款比例明显低于对公贷款,因此,零售信贷风险上升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并不会很大。投资建议:宏观层面预计仍将维持稳增长的政策基调,对房地产的增量政策也有望逐步出台,宏观经济显著下行风险降低;银行基本面虽尚在下行趋势中,但部分经营指标、子板块表现优于市场预期,悲观情绪将逐步修正;目前整体板块较低的估值、主动型资金较低的持仓,银行股有望成为增量资金青睐的领域,我们对银行持中性偏乐观的态度。重点推荐:业绩增长稳健的公司:成都银行、常熟银行;有分红优势的公司:招商银行、国有大行;未来受益于经济预期修复的个股:宁波银行。风险提示:房地产违约再次大规模蔓延、海外需求下行超预期。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2.如发布机构认为违背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对相关资料予以删除。
3.资源付费,仅为我们搜集整理和运营维护费用,感谢您的支持!

合集服务:
单个细分行业的合集获取请联系行研君:hanyanjun830

关于上传者

文档

319

粉丝

0

关注

0
相关内容
加入星球
开通VIP,可免费下载 立即开通
开通VIP
联系客服 扫一扫

扫一扫
联系在线客服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在线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