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医药月报】2022年及2023Q1业绩分析,关注创新药价值回归主线 粤开证券 2023-05-12(25页) 附下载
发布机构:粤开证券发布时间:2023-05-12大小:2.35 MB页数:共25页上传日期:2023-05-13语言:中文简体

【粤开医药月报】2022年及2023Q1业绩分析,关注创新药价值回归主线粤开证券2023-05-12.pdf

摘要:4月医药生物板块窄幅震荡,受2022年及2023Q1业绩验证、AACR年会等多重因素影响,最终收跌0.44%,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10位,跑赢沪深300(-0.54%)0.10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医药生物累计涨幅达到1.41%,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17位,跑输沪深300(4.07%)2.65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延续分化,化学、中药月涨3.41%、2.71%,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分别下跌7.10%、2.10%。个股方面,涨幅前三山外山、拓新药业、百利天恒,分别上涨58.95%、57.74%、55.02%,跌幅前三*ST和佳、*ST必康、*ST宜康,分别为-48.84%、-46.32%、-39.06%。资金成交方面,4月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累计14542.73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6.72%,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5位。日成交额总体均衡,交易活跃度居前。北向资金持股医药市值保持相对稳定,陆股通近一月净流入26.93亿元,持股医药市值累计2143.76亿元,占医药行业流通市值3.77%,行业配置比例达到8.70%。公募基金重仓医药市值和占流通股比例双双下滑。主动偏股类基金重仓医药规模达到2676.35亿元,占全部流通股市值14.63%,环比下降1.32%、7.04%。截至4月28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达到34.42X,同比增长16.93%,处于5年来32.57%历史分位,后市仍然具备较大的修复空间。全部子板块均取得正向估值修复,医疗器械、中药估值增长最大,分别为43.70%、31.09%;生物制品、化学制药估值增长最小,分别为2.44%、2.48%。月度观点:2022年及2023Q1业绩分析,关注创新药价值回归主线机会1.4月进入业绩披露期,我们通过分析上市公司2022年及2023Q1业绩表现,一窥行业运行情况。2022全年,在疫情多点爆发、各行业普遍受创的大环境下,医药行业保持平稳发展,具体表现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利润再创新高、费用结构得到优化、抗疫板块高速增长。2023Q1,医药生物板块在2022年同期高基数水平下保持了一定增长韧劲,但成本端、出口端依然承压。具体来看,全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356.34亿元,同比增长1.71%,营业成本为4242.11亿元,同比增长8.44%,扣非归母净利润506.81亿元,增速-29.62%。1-3月医药制造业PPI同比增长0.6%、0.1%、-0.2%,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5.1%。中国医保商会《2023年度一季度医药进出口数据》指出,1-3月中国与全球医药产品进出口贸易出口额262.96亿美元,同比下降31.42%,西药类和医疗器械分别下降18.93%、44.53%。细分领域,受抗疫板块业务收缩影响,体外诊断、诊断服务带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65%、-10.77%,血液制品、线下药店业务复苏,带动生物制品、医药商业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08%、10.20%,中药再续佳绩,同比增长31.75%。2.5月结构性行情或将再起,建议从中长期角度把握优质板块的确定性机会,重点推荐创新药价值回归。老龄化、新技术以及政策红利三向支撑创新药中长期高速增长,全行业蕴含优质掘金机会,重点推荐传统制药转型、新兴biotech发展以及CXO三大板块。传统制药pharma转型:传统制药公司伴随国内现代医药工业发展,在资金供给、技术储备以及研发经验方面都具备先天优势,在当前赛道标准提高、难度加大、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有望走出一波龙头引领、强者恒强的大行情。新兴biotech发展:国内biotech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盈利能力和商业化水平亟待加速提升。参考国际biotech成长,资金获取(自身盈利及外界支持)、对外合作(交易并购)、专业团队(顶级科学家和商业化拓展团队)是biotech转型成biopharm的重要指标。在该指标维度下,我们重点推荐研发管线丰富,已有产品上市且积极布局海外交易的公司,该类企业产品矩阵形成,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对外合作及商业化能力基本得到验证,有望成为国内biopharm先驱。CXO:CXO是创新药行业“卖水人”,以其专业化、平台化、技术化实现创新标准和要求双趋严下降本增效。国内CXO起步晚,且境外业务占大头,渗透水平相对全球同行较低,未来还存在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预测,中国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将由2022年的42.6%提升至2026年的52.2%,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将由2022年的46.5%提升至2026年的55.0%,由中国医药研发服务公司提供的全球外包服务的市场(不包括大分子CDMO)规模将由2022年的人民币1,312亿元增长到2026年的人民币3,368亿元,年平均增幅约26.6%。从国内CXO板块的业务水平和相关收入来看,部分公司已经具备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和一流的服务水准,我们重点推荐具有规模效应、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一体化布局的龙头企业。风险提示新药研发上市及商业化失败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2.如发布机构认为违背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对相关资料予以删除。
3.资源付费,仅为我们搜集整理和运营维护费用,感谢您的支持!

合集服务:
单个细分行业的合集获取请联系行研君:hanyanjun830

关于上传者

文档

224

粉丝

0

关注

0
相关内容
加入星球
开通VIP,可免费下载 立即开通
开通VIP
联系客服 扫一扫

扫一扫
联系在线客服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在线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