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行业2023年度策略:政策面与基本面共振,看好充换电基础设施三大趋势 川财证券 2022-11-29 附下载
发布机构:川财证券发布时间:2022-11-29大小:1.19 MB页数:共22页上传日期:2022-11-30语言:中文简体

基建行业2023年度策略:政策面与基本面共振,看好充换电基础设施三大趋势川财证券2022-11-29.pdf

摘要:2023年投资策略及方向投资策略:2023年建议优选的投资策略是寻找政策面和行业基本面的共振逻辑,考量行业景气度和业绩确定性两个维度,重点关注新基建、高端制造业中成长型企业的投资机会。关注方向:新能源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趋势趋势1:补能效率受用户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未来大功率直流快充与换电互补有望成为主流补能方式。充电慢是用户最主要的痛点,一辆纯电动车通过直流充电桩充满电量需要几十分钟,通过交流充电桩充满则需要几个小时,充电效率相差较大。而桩企在早期布局时,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往往以建设成本较低的交流桩实现规模优势,导致目前充电桩的分布仍然呈现交流桩数量大于直流桩数量的特点。经过一系列的行业洗牌,部分玩家出局,行业竞争格局逐步稳定,随着新能源车电池电量和续航里程的提升,充电便利性和充电效率成为影响电动车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因此下阶段的行业竞争将围绕公共桩布局和补能效率展开,从补能方式看,大功率直流快充和换电将成为公共桩的主要形式。面临问题:在快速充电的过程中,电池的温度会升高,长时间高温环境对电池损耗较大。换电模式推广主要障碍在于各车型电池标准难统一,而且换电站建设投资较高,覆盖度较低。趋势2:光储充一体化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光储充一体化是通过光伏设备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后,储能系统能够将富余的电能存储在电池中,等到电动汽车充电时,储能电池就将电量释放出来供给充电桩的应用模式。能独立运行,“自发自用、余电存储”,缓解了充电桩用电对电网的冲击;在能耗方面,使用储能系统给动力电池充电,并利用峰谷电价,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并减少了用电成本;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吸收低谷电,并在高峰时期支撑快充负荷;同时以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补充,有效减少充电站高峰期的电网负荷,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同时,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功能。这种模式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提高新能源的利用,并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光储充等新兴能源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这种新兴充电基础设施综合体未来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面临问题:目前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经济性,整体建设成本高,盈利较难。趋势3:欧美充电桩需求强劲,国内桩企出海迎契机。除我国外,欧洲和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新能源车市场,据IEA统计,截至2021年欧洲新能源车保有量为550万辆;根据AFDC数据,2021年起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当年新能源车注册量突破224万辆,截至2022年9月新能源车注册量超过296万辆。相比于新能源车现有保有量,欧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且以家用慢充为主,车桩比失衡问题明显,未来具备较大提升空间。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和欧洲电力行业贸易协会的联合报告,到2035年,欧洲将有1.3亿辆电动汽车上路,安永估计,未来十几年的基础设施扩建将耗费约620亿美元,另外还需要720亿美元来安装5600万个家用充电桩。2021年11月,美国参议院正式通过基础设施法案,该法案包含约75亿美元关于建设美国充电桩基础设施的投资,目标为2030年在全美建设约50万公共充电桩。随着欧美对充电桩建设的规划和补贴政策的逐步落地,充电桩建设即将提速,对于国内桩企发展提供潜在增量空间。面临问题:海外充电桩市场与国内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国内桩企出海布局需首要解决产品标准认证等问题。投资建议根据上述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三大趋势,我们看好:大功率直流充电桩核心组件充电模块供应商,相关标的:盛弘股份、科士达、通合科技、中恒电气等;快充液冷散热系统,相关标的:英可瑞、永贵电器、英维克、中恒电气等;光储充一体化充电桩综合体,相关标的:易事特、特锐德、科士达等;在海外布局并通过相关标准认证的桩企,相关标的:盛弘股份、道通科技、易事特、香山股份等。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化、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2.如发布机构认为违背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对相关资料予以删除。
3.资源付费,仅为我们搜集整理和运营维护费用,感谢您的支持!

合集服务:
单个细分行业的合集获取请联系行研君:hanyanjun830

关于上传者

文档

212

粉丝

0

关注

0
相关内容
加入星球
开通VIP,可免费下载 立即开通
开通VIP
联系客服 扫一扫

扫一扫
联系在线客服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在线反馈
返回顶部